昨天读了一份上海交通大学关于未来自动驾驶的论文,里面有一段我觉得很有道理,大致是这样说的:自动驾驶和智能出行是一个完整的体系,车的升级是必要的,但相应的法规、基建要是更不上,那自动驾驶和智能出行的安全性也就无从谈起。
 
这个问题在不久前长城汽车总裁王凤英女士提出的三项议案中也提到了,她建议:统筹协调机制、优化法律法规,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商用化落地。其深层意义就是要把握住中国汽车产业崛起的大势,加强顶层设计,占据未来发展的先机。
 
全球汽车发展历史中有个很有意思的事。抛开近些年崛起的特斯拉不提,在上世界90年代,美国和美系车是世界汽车产业的中心,底特律汽车城的美名全球闻名。但进入千禧年之后,以大众、标致为代表的欧系车销量逐渐超越美国,而在2010-2020这个年代,日系车又把属于欧系车的市场给抢走了,那2020-2030年呢?有没有可能属于中国汽车呢?
 
这次,我们就拿发声的长城汽车作例吧。
 
第一把斧:纯电和新能源
 
上个十年,在海外汽车平品牌还在观望纯电市场的时候,中国汽车品牌已经开起了纯电转型之路,并且从“0”到“1”,已占得先机。
 
到底有快?在2019年左右,诸如长城、比亚迪、长安等传统汽车品牌已经能力制造纯电专用平台,而至今为止到2025年,像宝马这样的豪华品牌都不具备开发纯电平台的能力,大众和PSA是欧洲汽车厂商的遮羞布。
 
 
而固执的日本汽车品牌要么早早放弃开发纯电平台,要么因为实力不允许,比如日产,曾经的技术日产已经在技术上被甩在了身后。
 
在纯电领域,像长城汽车这些一线中国汽车品牌对海外品牌有绝对的优势,用不好听的话讲叫笨鸟先飞,而且有政策支持。虽然像宝马、奔驰这些企业也在推动欧洲各国政府兴建电动桩,但是以现在海外各国的经济和社会状况,想在这方面追上中国,太难。
 
 
而在国外汽车发展的另一大方向,氢能源燃料电池,国内的几大一线自主也都有了技术储备,并且即将量产,像长城的氢能技术中心目前已有了120kW-150kW平台化的燃料电池堆。当然这方面日韩做得也不错,但是欧美等地的相关产业也就不太理想了。
 
 
第二把斧:混动
 
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和媒体会坚定的说,现在的国产车做得不错。其实何止是不错。
这里就得说回长城汽车了。 长城今年会有几个比较大的动作,第一个是坦克品牌的独立,几乎可以确定将在4月中旬,第二个是WEY品牌将登陆欧洲市场,最后一个则是今年的新车摩卡。
 
为何WEY摩卡这台车就会是一个大动作呢?因为在我的印象中,好像还没有哪个中国品牌的单一车型全系标配混动。这能算得上是开创了一个新先河。
 
在去年10月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路线图2.0》中,全面电驱动计划代替了1.0版本的“禁燃时间表”,我国节能汽车与新能源汽车年销量将各占一半,也就是说传统能源动力乘用车将全部转为混合动力。
 
在混动领域,本田和丰田占有绝对的优势,这两家跨国车企在普通混合动力车型(HEV)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达85.5%。不过在2025年左右,长城汽车会把所有旗下所有的车型动力都升级为混动或者改为纯电,当价格和车型综合水准占据优势时,估计日系混动也很难阻止华系混动的崛起。
 
 
第三把斧:智能网联化
 
又回到了开头长城汽车总裁王凤英女士提到的那个建议,统筹协调机制、优化法律法规,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商用化落地。
 
智能化汽车发展的本质不止是车,更是一个品牌和国家综合实力和素质的体现。去过欧洲、美国等地的人都知道,在大部分海外地区,“互联网+”这个概念只是有了个雏形,远远没有国内那么面面俱到。
 
这也是为何跨国汽车厂商宁肯在国内市场落人一步也不愿在普及智能出行方面的最大原因,据我所知,像沃尔沃、奔驰、奥迪这些豪华品牌在十年前左右就已经研发出当前L2级水准的自动驾驶模块了,可现在为何却让华系品牌后来居上?
 
智能网联化出行包括5G、大数据等尖端技术的使用。其实我们能发现,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国内绝大部分城市已经普及了5G基站。
 
2020年长城汽车才发布“咖啡智能”系统和咖啡智驾“331战略”,但在一年之后,长城汽车启动咖啡智驾全国路测,向实现首个全车冗余L3级自动驾驶发起冲锋。未来所有的行业都会连在一起,汽车也不例外。
 
 
一线自主汽车品牌其实都有情怀
 
所以跨国汽车品牌做不到带动下个十年的发展的原因很简单,没支持就挣不到钱。
 
汽车产业一直是中国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当前这些在一线自主品牌中努力的“汽车人”也无一不例外的都是有加过情怀的人。
 
奇瑞的尹同跃当年面对英方的敷衍咬着牙搞自主研发,还对当时的领导说:干不成,跳长江;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一直保持着居安思危的态度,即使连续多年业绩增长仍然喊出了“挺过明年吗”的询问;还有当年的海马汽车景柱……那一代的汽车人都是咬着牙熬出来的。
 
 
所以中国汽车品牌肯定是要走出去的,以前受了那么多欺负咋能不出去找回点场子?但能走多远走多高还是得看这家企业的底蕴。
 
长城汽车从来不掩饰自己进军海外的野心,也早已开启了全球市场的布局,下面这张全球工厂和研发中心地理图在2019年还只有15个标签,在2021年已经增长到了21个了,如果不是去年的疫情,相信还会更多。
 
 
写在最后
 
当然,不止是长城在积极的布局海外,还有很多中国品牌已经不满足于国内市场。那中国汽车能在未来十年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的中心吗?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有这么强大的国家,还有这么多这么好的企业,我对未来大有信心。

相关资讯

返回顶部